||||

南京·民国风“红公馆”中餐厅造店记 / 名谷设计

六朝烟雨十里秦淮,夫子庙正殿以西百米处,面北拾阶而上,贡院街17号民国时为大世界歌舞厅(位于:南京市夫子庙贡院街188号大视界旁)。当大门再次开张迎客,却是设计师潘冉新造的又一座“红公馆”。书如其人,画如其人,对于设计师,作品如其人。潘冉在南京传统人文气息熏染下,从江南文人墨客的精致生活态度中,解读空间美学与哲思,设计观念和实践相互印证,他也被誉为当代建筑空间设计东方精神推动与践行者。

初见,红公馆民国意味渗透在空气中,复古而不泥古,空间灵动,娇艳褪色仿佛秦淮八艳柳如是的水粉胭脂红。以“探索”为主题展开平面布局,一层设置门厅、民俗博物馆、堂食区层层递进,引入传统建筑“藏经阁”的概念,将咨客服务、休息等候、地域性格融为一体。

由拱形门廊进入民俗博物馆,如城门缩影,两侧分置微形照相馆和账房,旧物围绕着衣、食、住、行的主题铺陈,诉说着那个时代的生活点滴。希望通过的食客在一个盛满回忆的空间稍作逗留,感受欣赏,并与之产生进入古典语境的准备。

家具呼应空间,有南洋家具的影子,可以看到民国文化的包容,深色编织藤面的古典样式与粉蓝色布艺软垫相得益彰,厚重与轻盈完成对偶。就餐单元依据顶面分割布置家具组团,形成就餐单元,黄铜灯具吊在空中形成竖向连接和呼应。单元顶面的阵列表现,由黑色的缝隙连接,功能繁复的设备、系统被整理消隐在缝隙之中。

旋梯作为通往二层的竖向交通,被放置在独立的空间内,成为空间的一部分而已。盘旋的梯段完成交通功能,构建了行动的趣味。空间限定采用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将竖向系统,用精工制作的铜质格栅,围合出“中庭”的透视感,视觉重心全部落在旋梯上,加强了仪式感。黑钢板与珊瑚红大理石是制作的旋梯的主要材料,设计师精心设计了扶手圆润的手感,灯带强化了流畅的圆弧线条盈盈可握。在中庭区旋梯的几何圆心,从二层垂钓下来一束斗拱,收住攀爬时张望的眼光。此“斗拱”并非装饰,而是一架原创的艺术吊灯,在中庭的核心,与旋转的梯段一起成为行动的组织者。

从斗拱吊灯发散出的“光芒”从顶棚延续到立面,形成的格栅遮掩了二层的用餐区,直至首层中庭,形成秩序感,以一呼百应的方式拱卫中心。二层空间分为开敞就餐区与私密就餐单元,内外有别。过拱形门廊经由通道将客人送入包间,遵循谦逊的东方传统,通道两侧相对包间的房门有意避让,在今天看了则是增加了私密感。

二层沿街面的开敞式就餐区,因历史建筑立面保护的条件设立而变得遮蔽。设计师格外珍惜店面唯一拥有自然采光的位置,复古的窗口镶嵌古法玻璃,让光线顺利进入,同时屏蔽纷乱的外部形态。顶面有序的木质分割中,局部嵌入浊银镜面,有效的拓展了空间高度,将柔和的外部光线反射到内部空间,增加照度。

在红公馆,穿越感、疏离感、归属感最终对应的都是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能看懂的总归还是内心存贮的旧相识,人、事、物皆是。既往不恋,当下不杂,未来不迎,才可正心诚意坦荡光明。

项目分析图:

 ©️名谷设计/潘冉

 

 

类似文章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