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naive理想国”复合业态空间 / 余留地
店铺地址:上海市黄浦区洛克外滩源虎丘路78号一、二层;人均消费:70元/人
屹立于黄浦江与苏州河汇流之处,“洛克·外滩源 ROCKBUND”是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上海黄浦外滩区域面积最大,历时最长的城市更新项目。整体规划竭力在保护历史遗产和实现土地增值之间获得平衡。总共十六栋新旧建筑紧密排列,形成高密度的混合街区。其中沿圆明园路一字排开,代表租界时代记忆,风格各异的历史建筑群,由David Chipperfield主持修缮并部分改造。沿虎丘路的新建筑则由Arquitectonica负责设计,规整方正的体量里,容纳下符合当代标准的公寓,办公与商业配套。在这两排高耸对立,充满重量感的建筑中间,形成了夹缝式的街道和零碎断续的公共边界。
在上海从西方殖民飞地向东亚摩登大都会的转变过程中,外滩源所在街区一直扮演着文化枢纽的角色。这里孕育了中国第一家公共博物馆,最早的现代画廊和最负盛名的剧院。由邬达克设计,完成于一九三十年代的真光与广学会大楼曾是出版机构和新式开架书店的摇篮,在中外思想交流史上承前启后。如今,洛克·外滩源的开发者试图引入具有号召力的文化资产,重新构建人文活跃的社区生态。
虽然拥有“理想国imaginist”旗下丰厚的出版资源,“naive理想国”并不是一家照搬书本的文创品牌。面对当代媒体和消费文化的动荡,空间主理人叶莺深知实体书的救赎非要打破身份的封印,和经营的安全网不可。纸质书籍的生产方式依然非常传统,而知识传播和阅读习惯已然发生了大变革。当印刷术在文明体系中的权威性被削弱,曾经具有崇高地位的图书馆和书店都将变成更加开放,也更加轻盈的公共领域。在互联网经济扩张和文化市场萎缩的双重压力之下,逐渐边缘化的独立出版商挣扎着为作者与读者的邂逅另辟蹊径。“naive理想国”努力把真实的人物从书架上请下来,与客人相邻而坐,畅所欲言,举杯共饮甚至翩翩起舞。
上海naive理想国是余留地designRESERVE团队为品牌创作的第三个空间,前两家店分别位于北京CBD郎园和秦皇岛阿那亚。在设计总监宋方舟看来,最大的挑战是避免审美的套路。每一个设计的出发点,都是从场地的“不理想”出发。一边审视城市发展的矛盾,一边梳理复杂的场地限制,在与业主反复的思想交锋中,逐渐确立空间自身的存在逻辑。三个项目如同三部曲形式的小说,既有截然不同的场景和情节,也有贯穿呼应的人物和主题。
新空间的地址位于洛克·外滩源街区的最深处,街道的比例像拉高了十倍的上海弄堂,也令人联想到纽约摩天楼的陡峭剪影。两条小料石铺装在这里形成交叉路口,其中一条是历史建筑和新建筑之间的夹巷,另外一条是连接圆明园路与虎丘路,穿过安仁里建筑骑楼的消防通道。狭窄迂回的路径过滤掉主街的喧杂,但也因两侧封闭的建筑立面而略显冷清,在深夜里甚至透出中世纪的阴森感。余留地团队将修复街道的公共性作为设计的出发点。
Allan B. Jacobs在《伟大的街道》一书中提出,“最优秀的街道都有一个特别之处,它们的边缘都是透明的,那里往往是公共领域与不那么公共的,或者彻底个人化的私密领域相遇的地方”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开发商交给naive理想国的店铺虽然有玻璃幕墙,但因为紧邻消防通道,不仅封闭甚至视线模糊。余留地提供了新的立面方案,结合开启式玻璃隔断与滑动消防卷帘,可将首层室内变成街道的延伸,实现“私域公享”。在这里,公共空间因为边界的消失而变得很薄,也因为活动的聚集变得更厚。无论从外滩任何方向进入街区,都会被无形的力量吸引到naive理想国的门廊下,一个流动的城市街角。
室内空间不足百平方米,呈拐把型。长的一边是书架和共享桌,短的一边是吧台和卡座。空间整体被明朗的珊瑚红色调笼罩着,与室外街区建筑的大面积灰色调背景形成反差。在直射日光鲜有降临的深巷里,透过落地玻璃溢出的温暖色调抚慰人心。设计团队也借机向几步开外的广学会大楼和女青年会大楼致敬。这两栋建筑大胆选择红色纹砖和暖色水刷石覆盖表面,朴素而柔情,在曾经被古典和霸权主义雄浑气概统治的外滩天际线里,卓然特立。
围绕首层阅览区的书架具有连续的弧形轮廓,以打破新建的安仁大楼过于挺直重复的节奏。余留地有意将书架做成墙体构造的一部分,墙既是厚重的,也是柔软的。陈列的图书陷入墙身,形成如龛一般的微空间,使步入的读者有种被拥抱感。但谁也不会久留,毕竟回旋有限。取下书,一转身,就可以坐在带台灯的长条桌上,点杯咖啡或者鸡尾酒,慢慢读起。理想国的出品以社科专业类、高精尖货居多,每一册背后都站着至少一位大师。所以,书架设计的重点不是展现品类齐全,数量可观的卖相,而是如何让读者的眼光捕捉到熟悉的身影。在余留地的设计中,贯穿的是探寻亲密的尺度。
首层空间体现了理想国作为文化机构的开放性,而二层空间,也称“author’s room”,则是对作者内心世界的一种想象。上海是中国近代新文化运动的策源地,出现了以鲁迅,陈独秀,胡适等为代表,将现代都市作为主要居住地的知识分子社群。如张爱玲所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间公寓”,文艺创作者们成长的心理环境,也开始从“院文化”走向“寓文化”。在高密度,聚集式的现代楼宇中,个体生存状态和人际关系被挤压出更复杂微妙的层次,也潜移默化的融入到书写的历史中去。
去往“author’s room”的路径,就仿佛寻访都市隐者的过程。路口标识并不显眼,有时需要询问店员或者保安,才能找到大田秀则画廊(由Neri&Hu负责设计)旁通往楼上的电梯。到达二层后,走出电梯,是白纸般空荡的公共走廊。一个具有神秘感的坚硬盒子被嵌在低矮的天花下,令人不禁想起电影《成为约翰马尔科维奇》里奇妙的夹层空间。水泥漆和木嵌板构成的凸凹图案,如同附近街区历史建筑上截取的片段。半透的小窗映着灯光和人影,好奇会引导着访客摸出房间的门道。
经过有衣帽间的幽暗门斗之后,首先是书房模样的会客区域,背景是四扇竖条形的窗户。窗外几乎是紧贴着两栋宏伟的建筑遗产,左边是协进大楼(建于1923年),右边是哈密大楼(建于1927年)。由于房间的进深很浅,对面建筑的窗户仿佛触手可及。外墙修补的砖缝,石材的毛糙颗粒都历历在目,好像用胶片拍摄的,被放大挂在墙上的一组历史图片。房间的吊顶整齐对位窗间墙,加强了四组景框的透视感。透视线向室外(或者说是画面)延伸,沿着两栋大楼的间隙,结束于旧英国总领事馆(翻盖于1872年,外滩现存最早建筑物)的两层外廊,背后隐若可见陆家嘴的天际线。
这条掠过历史与当代的轴线,恰好落在书房靠窗的一张书桌上。坐在这里,不仅可以窥视楼下安仁里的人来人往,也可以观照“author’s room”内各房间的动态。比“书房”标高低五十公分,需要拾级而下的是“餐厅”,一个围绕吧台布置的区域。这个高差反映了楼下消防通道与书店的层高变化,同时也给二层室内带来场景转换。被酒瓶与书籍环绕的“餐厅”揭示出主人的癖好——以理想国的出版物为灵感,调制出最启人心智(或迷人心窍)的咖啡与鸡尾酒单,用嗅觉和味觉来“品尝”文字。吧台的台面和酒架的背面都使用了晶莹的翡翠绿色大理石,仿佛通过打磨抛光,重新唤醒一间老公寓里尘封已久的厨房。
二层空间私密性的极致,是嵌套在书房里的“浴室”。这是一个半封闭,胶囊形的房间,与书房隔着一层天鹅绒软帘。内壁镶嵌着白色带黑纹的马赛克瓷砖,工艺做法在外滩源的历史建筑里能找到很多先例。弧型墙面和顶棚让灯光变得非常柔和,声音也略带回响。正中间是一尊白色带铸铁脚的浴缸,被拆封的书填满,散发着淡淡的草木混合香味。浴缸靠着整面墙镜,从镜子里可以反观书房。每一个走进这个房间的人都仿佛闯入禁地,下意识扮演起窥视者的角色,也成为被窥视的对象。虽然房间最初的使用场景是闭门论道,或者播客录音,开业后却逐渐成为访客们的自拍乐园,在社交媒体中演绎着风情万种。《私密性与公共性:作为大众媒体的现代建筑》(MIT)一书中,Beatriz Colomina 提到弗洛伊德在维也纳生活工作过的最后公寓,他在书房的窗户上悬挂了一面带有装饰镶金边框的镜子。“镜子(灵魂)和窗户(自然)处在同一高度上,既反射出居室内部的影像,也成为投射到外部世界的一幅自画像”(Marie-Odile Briot)。文化空间的本体和传播媒介的客体之间共生与转换关系,也是余留地团队创作“naive理想国”系列时始终关注的主题。
▼轴测图:
▼轴测平面图:
▼立面图:
▼剖面图:
▼入口轴测图:
项目空间信息:
- 空间名称:“naive理想国”复合业态空间
- 空间类型:商业空间、复合型空间、品牌书店、咖啡店、清吧
- 空间地址:上海市黄浦区洛克外滩源虎丘路78号一、二层
- 人均消费:70元/人
- 设计公司:余留地
- 设计总监:宋方舟、岳峰
- 设计团队:傅诗、黄景宁、林画儿
- 空间面积:300平方米
- 空间主材:花岗岩、水磨石、陶板、真石漆、木饰面板、亚克力板、马赛克
- 摄影版权:朱海 @ AGENT PAY
- 项目业主:北京理想国时代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编辑版权©️SOHO设计区(sohodd.com),未经许可禁止以“SOHO设计区”编辑版本进行任何形式转载,
(包括且不限于:媒体、网站、公众号等),如转载请注明转自“SOHO设计区网站”。所有项目照片/设计图形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部分内容源自网络公开资源或用户分享,如若侵犯了原作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