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餐厅|厂房改造|宁波|酒吧设计|餐饮空间

宁波·奉化栖霞坑发电站改造的“喜蕃农乡野”田园餐厅 / 尌林建筑

项目地址: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栖霞坑村原蓭下1号和水电站;人均消费:150元/人

“SOHO设计区”感谢来自“尌林建筑设计事务所”的餐饮空间案例投稿分享:

 

栖霞坑村位于奉化溪口镇,是栖霞坑古道的起始点。狭窄古道密林遮道,群山环抱,峡谷幽长,原称桃花坑,后改名为栖霞坑,一到秋天,满山的红枫秋叶。村子处于山坳之中,民居沿着溪流两侧分布,小桥流水、清泉溪流、古树古桥、炊烟袅袅,很有江南古村落的韵味。

▼俯瞰餐厅与村落的关系

▼透过桥洞看餐厅

▼总平面图

自驾前往栖霞坑村,下高速之后途经一段山路,环绕水库十几分钟,沿途并无村庄。天气好的时候湖面波光粼粼,远山环抱,很是美好。

▼亭下水库

餐厅作为整村文旅民宿综合体配套公区的一部分,位于进村就能看到的溪边,由一个发电站改造加建而成。进村道路不宽,只有3米多,一侧是高起来的地形石坎,为保持街道的整体性,我们将建筑的外边界线控制在老建筑的边界内。餐厅的正立面朝向村道,建筑的一层用整体的大玻璃面向街道打开,沿用老房子的界面往里退让。大玻璃面让建筑的一层空间和街道之间发生更多紧密的关系,里外互动,空间渗透。同时过往的路人也能轻松的关注到餐厅水吧空间,很自然得被吸引进来。

▼溪边的餐厅

▼紧邻村道的餐厅酒吧

▼餐厅临街立面

▼餐厅空间与村落互相渗透

生动Vividness

餐厅建在溪边一个梯形的地块上,由于使用面积紧张,我们选择把建筑的边界撑满了整个场地。因此建筑的形体也是一个不规则的梯形,平面上看只有一个角是直角。屋顶的屋脊与道路的边界平行,屋顶的檐口在一侧水平,另一侧则变成了“斜刘海”。这种屋顶形态在村里也随处可见,由于地形的关系许多老房子都采用这种斜的屋檐。不那么正的屋檐与溪流及周边的建筑形成了非常生动有趣的关系,使餐厅犹如长久生长于此。

▼现场原始地形关系

▼沿着溪边布置的餐厅和老房子

▼架在溪流边的餐厅

▼餐厅与旁边民居的关系

原场地的发电站是一个两层的房子,体量关系敦实,与村落整体的氛围有很大差异。于是我们选择拆除发电站的上半部分,重新调整建筑的层高,降低一层的高度,做成下沉式空间。建筑顶部增加了一个半室外的空间,没有封闭的立面,同时在屋顶开了两个大尺度的天窗,让空间向自然敞开。同时也利用结构设计转换,让屋顶空间整体变轻。采用这种设计手法的缘由是遵循了村落环境所带来的最直观感受。

▼发电站原始样貌

▼改造后的发电站

▼开了大天窗的屋顶半室外空间

▼材料关系和构造细节

转换与连接Conversion and connection

记忆的嫁接Grafting of memory

发电站是村里具有时代意义的一个符号。如今发电站已弃用多年,失去了功能性的使用价值。而将其改造成一个小酒吧与餐厅串联起来,保留的发电机则作为一种凝结时间的象征。

▼发动机原始照片

▼酒吧一层保留的发电机

▼下沉式的酒吧一层空间

记忆的留存是乡村永恒的话题,没有了记忆便没有了文化。我们经常讨论文化传承,修复传统建筑保留其外壳或许是保留了物质遗产,但生活的记忆应由更具象征性的方式传承。乡村未来或许会进入预制化建造、节能环保、社区集中规划等发展模式,但同质化、产品化是需要警惕的。因地制宜,制造差异化生活方式的场所,保持在地特征,是我们认为的更优的建设乡村、传承文化记忆的方式。

▼清晨的餐厅

▼建筑与村子的关系照片

我们对村里的老房子做了统计分析研究,发现了一种共性:大部分的形态逻辑和材料关系都是类似的。一层正立面是木头的墙体和门窗,填充在木结构内,上下分层的结构,中间会有一层单坡屋顶批檐,一层界面内退,形成灰空间,二层平齐结构,但界面都在大的檐口里面,考虑到雨水对木头材料的损坏。在江浙一带,木头的部分多会在屋檐以内,避免被雨水直接淋到。

▼村里民居类型调研

▼类民居的立面关系

结构的转换Changes in structure

我们希望餐厅的一层是一个无柱的大空间,为保证空间通透完整,结构上采用了结构柱错位的方式,保证有两个面是完整的。建筑二层的外立面是通透的木框玻璃界面,结构和立面体系分离,门架式的钢结构体系内退,落在一层的梁上。屋顶上钢木结构混合搭接,实现钢结构与木结构的融合与转换。

▼一层水吧餐饮无柱大空间

▼二楼结构与立面分离的餐厅室内空间

▼施工过程结构照片

▼餐厅一层水吧台

▼餐厅一层空间

▼餐厅局部

▼餐厅二层立面开窗

▼墙身图

餐厅面积不大,结构形式和建造关系却相对复杂。酒吧空间保留了发电站厚实的混凝土基座,再用混凝土框架体系向上搭建。至屋顶层结构又转换成了纤细的钢构,立柱由一根大钢柱拆分成两根小的方钢柱,使结构消隐。

▼建筑由重转轻的形式关系

▼建筑立面细节关系

▼轻巧的钢结构转换,与格栅形式语言一致

混凝土结构到钢结构再到木结构,建筑实现了由重到轻的结构转化。乡村建造让我们更加大胆的去尝试各种可能性,也让建筑的建造活动变得更加接近真实,更加契合当下乡村的发展。

▼现场处理空间中钢结构构件和木结构屋面之间的关系

▼墙身图

体验的转换Changes in experience

在前期方案的设计中,最大的难题还是如何在如此小的用地里实现三个空间既连接又独立。餐厅的核心空间是新建建筑,位于两栋旧建筑的中间。餐厅的标高需要平衡左右两边的尺寸,一边连接老房子的包厢空间和厨房配套用房,另一边连接改造的发电站休闲酒吧。

▼相互连接的三栋建筑

▼老房子改造的包厢

▼从包厢区看二层餐厅

▼连接餐厅二层的半室外空间

发电站酒吧的基座标高很低,进入即是一个下沉式的环绕发电机的空间。利用高差关系,酒吧顶层做了一个半室外的活动空间,与餐厅二层相连,可做为餐厅空间的延伸,进行复合使用。外挂楼梯将酒吧和餐厅串联起来,弱化了功能之间的边界,使两个空间既联动又独立,实现灵活使用,空间共享。

▼餐厅二层与半室外露台相连

▼休闲酒吧外挂楼梯

▼从溪流对岸看餐厅酒吧

乡村的未来一定是越来越多元化差异化,更加注重体验。我们倾向于开放每个空间的使用功能的可能性,灵活多变或许能实现更高的利用率。从老房子到餐厅再到半室外露台空间,不同的空间状态应生出不断变化的身体体验:人的身体从被包裹的状态转变成释放的状态,同时也契合了不同空间的使用属性。建筑时常触发着不同的身心体验,空间所表达出来的状态不光是空间本身,也影响着人的感官体验和行为经验。

▼开放的半室外露台空间

▼半室外露台休闲座椅看山林

看与被看Seeing and being seen

与既有的环境互动,在无论面积多小的建筑中都是极其重要的。环境自有气场,不同的周边环境造就了不同的建筑,忽视不同的场域所建造的建筑只能被称为满足使用需求的产品,而失去丰富多样的生动可能。在丰富的环境条件下做建筑是令人欣喜的,周边的道路、树木、溪流、古桥、老房子、竹林、山等,将周遭的这些要素都考虑到建筑的设计中来,从而打造出表情多样的充满活力的建筑。

▼餐厅和老房子对话

▼酒吧窗口看石墙和老房子

“桥上的人在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事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关联,才让生活充满诗意。在古桥上回看餐厅,餐厅是一道风景,同时在餐厅室内又能将老樟树和古桥溪流尽收眼底。人与人之间既有距离感,又通过看与被看连结,在空间的表达中加入此种暧昧的关系也是趣味所在。

▼村里的古石桥和老樟树

▼酒吧窗口看古桥

▼在古桥上回看餐厅酒吧

▼透过古桥洞看到餐厅酒吧

造房子Build the house

本项目的业主是福建人,身为福建人所天然拥有的对于生活情趣的向往,以及不急不慢、有条不紊的性格特质,使他们对吃的非常讲究,每餐都要煲汤,我们每次去到现场都能吃到业主研发的新菜。餐厅施工的工人也是从福建调过来的,包工头也是福建人,宁波厦门两遍跑。工人做事情比较细心,尤其是木作方面的经验丰富。建筑和室内的木作工程,木工都是在现场施工制作,施工精度跟在工厂做的差不多,最后完成的效果还是挺不错的,细节做的也很到位。油漆颜色做了很多样板,我们不希望颜色太浅太黄,又不能闷,所以是先做了一遍色之后,又盖了一遍,才达到了目前的颜色效果。最后呈现在空间里的的颜色和氛围还是比较舒服。

▼施工现场沟通

▼油漆颜色样板

▼阳光下的餐厅空间

▼阳光落在餐厅二层

▼餐厅与古桥的回望

▼手工模型

▼地下室平面图

▼一层平面图

▼二层平面图

▼屋顶平面图

▼北立面图

▼东立面图

▼南立面图

▼剖面图

项目空间信息:
  • 空间名称:奉化栖霞坑发电站改造的“喜蕃农乡野”田园餐厅
  • 空间类型:餐饮空间、中餐厅、酒吧餐厅
  • 空间地址: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栖霞坑村原蓭下1号和水电站
  • 人均消费:150元/人
  • 设计公司:尌林建筑设计事务所
  • 主创设计:陈林、刘东英
  • 设计顾问:厦门市天堂海岛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 设计总负责:唐伯骏
  • 室内建筑:张爱云
  • 结构设计:陈立文
  • 结构形式:混凝土框架+钢结构+木结构
  • 设计范围:规划、建筑、室内、景观、一体化设计
  • 施工单位:宁波佳华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 项目业主:宁波栖沄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 建筑面积:423.7平方米
  • 空间主材:樟子松、毛石墙、夯土抹面、微水泥、小青瓦、水磨石、水洗石
  • 摄影版权:吴昂

 

编辑版权©️SOHO设计区(sohodd.com),禁止以“SOHO设计区”编辑版本进行任何形式转载,如转载请注明转自“SOHO设计区网站”。

类似文章

发表回复